第二百六十七章 亩产惊人_大唐逍遥侯
笔趣阁 > 大唐逍遥侯 >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亩产惊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六十七章 亩产惊人

  其实少量牵扯对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,太狠的话就会减产,像是去年,晋宇为了尽快将地瓜推广开来,都快将第一批瓜秧剪成了秃子。正常来说地瓜叶茂盛了,根本看不到地面,但去年土瓜地就跟得了秃斑似的,别提有多难看了。去年地瓜收成并不好,但扦插留种的那些长势还是不错的,所以今年能够大面积种植。李二爷当初赏的田地,起码有一半被晋宇种上了地瓜,加上剪枝没有去年那么厉害,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。刨出来的地瓜也验证了晋宇的推断,地里隔着三五步就一堆地瓜,体力差的负责装筐,也有劳力负责担着筐子往家里送,小瓜钮子和被刨成两半的单独放在一块,一会切片晾成干。

  “晋博士,您估摸着这亩产量能有多少石?”随着刨出来的地瓜越来越多,郭羽的表情有些不自然,他掰了小半天黏在地瓜上的土,当然知道一块地瓜有多重,心里大概算了一下,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非要从晋宇嘴里验证一下。

  “这个按石算不太好说,大米、小米啥的按石、斗算,是因为里面空隙少,地瓜个头太大,按斤算比较合理。”晋宇有点鄙视郭羽,跟勋贵沾点边不假,但都过去多少代了?怎么还这么五谷不沾呢?先不理他,晋宇一直瞅着装筐的劳力,有一筐个头比较均匀,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都挺好,晋宇喊住那个挑筐的劳力吩咐道:“你,就说你,把后面这筐送回家,交给厨房上,就说我说的,一半煮了,一半烤了,弄好送过两盆来。”

  “晋博士说的对,是某太激动了,有点词不达意。”郭羽很快更正了自己,不死心的问道:“依晋博士看,一亩地能产多少地瓜?”

  “这个不太好说,三四千斤总是有的。”去年被剪成秃子,一亩地都能有两千五,今年肯定三千往上。

  “三四千!?”听晋宇这么一说,郭张二人对视了一眼,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震惊,他们没法不震惊,一亩上好的水田,伺候好了才能有三百斤的产量,整整相差了十倍!

  “差不多这个数吧。”晋宇肯定的重复了一遍,继续说道:“虽然比其他农作物来说,产量是高很多,但这里面也有差别。地瓜不太好存储,一般来说是要切片晒干的,要去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的水分,折算成地瓜干的话,一亩差不多八百斤地瓜干吧,比水稻啥的能高出两倍多一点的样子。”

  “那也很了不得了,能多养活多少人啊!”张鹏小地主家庭出身,对这方面体会比较深,谁说只高了两倍多,但代表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。

  “这只是估数,算不得准。这地瓜要综合来看,在我老家那地方,一般会储存一些品相较好的,剩下的才会切片晒干储藏。鲜地瓜也是很顶饿的,一会煮地瓜、烤地瓜好了以后,两位大人尝尝,相信心里会更有谱。”晋宇实话实说道。地瓜在中国的推广是在明清时期,那时候耕作落后,人口增长快,仅仅靠本地农作物很难养活那么多人,所以地瓜才会有了推广的空间。再后来就是解~放后了,毛伟人大面积推广地瓜、玉米,哪家哪户没吃过地瓜?没吃过玉米?60后、70后不用说,很多80后都是吃地瓜、玉米长大的。

  听晋宇这么说,郭张两人有些按耐不住了,急迫的想知道确切的亩产量,纷纷下地和庄户们一起劳动。对于这点,晋宇无奈的表示理解,这俩人虽说只是干活的,最大的功劳属于慧眼识地瓜的李二两口子,但具体实施这一点点功劳就能让二人在仕途上一个大大的台阶。晋宇理解不代表支持,这俩瑟孩子都下地干活了,自己晾在地头看?无奈之下,晋宇也只能下地做做样子。

  “一会让他俩好好地吃上一肚子,我偏不提醒他们吃多了拉屎多!”晋宇在心里狠狠地暗道。

  在三人亲力亲为和众庄户的努力下,第一亩试验田的地瓜终于全部被掰掉了泥土,整齐的摆在了地头。陈瑞带着庄户们一筐筐的过程,一个个的重量随之报了出来。最终的结果终于出来了,第一亩试验田的亩产量达到了4568斤!

  “没算错?”郭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没礼貌的问道。

  “没错,跟我心算的数目一样。”晋宇肯定了晋家庄子小学老师的结果。看来亩产量还是可以的,今年大丰收,财源滚滚啊!晋宇心里乐开了花。

  “告辞!某要将这喜讯禀告陛下!”郭羽急忙朝桥头跑去,跑出去几步,又回头抓了俩地瓜在手里。

  “郭大人别着急啊,吃完地瓜再走不迟!”晋宇那肯放过让郭羽吃地瓜的机会,挽留道。

  “不急不急,一会回来再吃!”郭羽不顾仪态,边跑边说。

  ps:书友xxxxxxjj和覆洲很给力,每人赏了两张月票,感谢!

  话说奥利奥不能多吃,吃多了拉黑黑,好几天排不干净

  那啥,赞花钱不?能求点赞吗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77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77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